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只此青绿在海口拉开帷幕 宋风雅韵展现观众眼前

2022-03-04 08:56:34    来源:海南日报

青绿长裙、高髻绛唇,舞者以曼妙舞姿勾勒出如诗如画的山河,每一帧都堪比一幅古画。3月3日晚,海南岛春季国际艺术展舞台艺术精品2022年展演剧目——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在海南省歌舞剧院精彩亮相,用舞蹈之美引领观众步入充满现代意蕴的中华美学殿堂,感受“青绿腰”的婀娜多姿。

一招一式,亦是壮丽风景

《只此青绿》以馆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北宋青绿山水画作《千里江山图》为背景,采用时空交错式的叙事结构,跨界融合舞蹈和绘画等多种艺术门类,通过“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等篇章,从今人视角探寻这幅递藏千年经典之作的人文价值。该剧由故宫博物院、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中国舞坛“双子星”周莉亚、韩真携手国内一线主创阵容联袂打造。因其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只此青绿》受到众多观众的追捧。

眼前徐徐铺呈开来的,是宋代画家王希孟笔下的“江山千里”,也是“青绿”于画卷之中无言的静待——女舞者们饰演的“青绿”,发髻高耸、身着青绿衣,体态摇曳、神韵合一,通过静待、望月、垂思、独步等一系列情景动作,将东方女性的古朴之韵展现得淋漓尽致,最终融为《千里江山图》中青绿色的山峦,犹如唤醒了如诗如幻的无垠山河。

白色的丝绢,靛蓝色的篆刻,赭褐色的石,青灰色的笔,黑灰色的墨……各种蕴含着古典气质的色彩,还原宋风雅韵,营造出古意盎然的氛围感。“既能体现宋代的气质,也要贯通当代人的感受”,《只此青绿》创作团队正是带着这样一种使命,打磨出了无与伦比的“青绿”盛宴,将观众代入了层峦叠嶂、具有厚重深意的千里江山。

“《只此青绿》是一部值得反复观看的作品。”海口市民丁芳激动地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整部剧酣畅淋漓,一片“青绿”直入心底。看舞剧前,她还特地阅读了《千里江山图》的相关学术研究作品,结合起来观看,更能感受到画卷的美感。

一画众人,亦是文化传承

同心圆舞台突破时空壁垒,巧妙地呈现了中国传统画卷的展卷过程。圆环相扣,时空相交。剧中,时间、空间、速度、过去、未来,彼此重叠。现代故宫研究员——展卷人正是站在这样的圆盘上,与王希孟彼此对视、凝望。剧情发生时间设定为现实中《千里江山图》即将展出之际、也是千年之前王希孟即将完稿之时,展卷人因对《千里江山图》的潜心钻研,走进了王希孟的内心,将一个中国古典式的传奇娓娓道来。

展卷人伴着王希孟呕心沥血绘制《千里江山图》的宝贵时光,与这位历史上只有寥寥数笔记载的“天才少年”心心相印。这场穿越时空的“对话”连接了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探寻出了《千里江山图》“独步千载”的奥秘。

千年前的那个少年,倾尽毕生气力,饱含着“此画与天地众人共绘,往来者但见青绿足矣”的心愿,与展卷人穷尽一生,坚持守护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心愿重叠、相通。观众也跟随着这位展卷人的视角,徜徉在富有传奇色彩的中国传统美学意趣之中。

《只此青绿》中,打动观众的不只是动人心弦的舞姿、跌宕起伏的叙事情节,更有宋风雅韵、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舞台上,众多非遗技艺元素被艺术化地提炼,如篆刻、织绢、颜料制作、制笔、制墨等传统工艺一一呈现,通过意向式的创作手法与导演独到的编舞方式,让观众们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时代气息,彰显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光辉与创新活力。

“我被演员们展现出的山石的雄浑孤绝、王希孟的呕心沥血、展卷人的夙兴夜寐深深折服。”专程从福建厦门赶来观看虎年央视春晚后《只此青绿》首场演出的陈怀远表示,《千里江山图》所代表的文化精神,在千万观众心中从未消散。这部剧是致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彩之作,能够唤起大家强烈的文化自信,尤其是将画作背后蕴含着传统手工艺智慧的篆刻人、织绢人、磨石人、制笔人、制墨人等依次进行艺术化的诗意呈现,谱写出一曲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赞歌。

标签: 只此青绿 宋风雅韵展 中国传统美学 中华传统文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