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八环科技:以国产代替进口为己任填补国内市场空白

2022-04-08 11:04:42    来源:浙江工人日报

“公司从创办之初,就以国产代替进口为己任,成功研发发动机、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领域的轴承,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日前,八环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质量总监资小林说。

据介绍,八环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八环科技”)成立于1996年,专注于航空航天轴承、高端汽车轴承、工业机器人轴承、特种高速高压泵、智能检测设备等的研发生产,是发动机、工业机器人减速器等装备细分领域的龙头轴承企业。2014年开始,公司以国家发展战略为指引,重点突破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用球轴承、工业机器人减速器用精密轴承研发与生产。近年来,公司利用多年在轴承长寿命和高可靠性方面积累的设计开发和制造方面的技术经验,积极参与国家航空航天项目,解决“卡脖子”难题,已初见成效。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承担国家科技部等国家级新项目10多项,其中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2项、省重大专项2项。

喜获研发成果,潜心专攻轴承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的摩托车产业高速发展,台州的摩托车配件生产小作坊和企业遍地开花,但摩托车发动机曲轴轴承基本依赖日本进口,成本较高。

那时,能生产摩托车发动机曲轴轴承的企业也基本上是依样画葫芦,以模仿为主,但其品质与进口的无法相比。“这是一个商机,但技术攻关难度很高。”资小林说,当时,公司董事长戴学利瞄准商机,通过和国内顶尖科研院所合作,成功研发出摩托车发动机曲轴轴承,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功替代进口,被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国产替代进口,能够使客户的成本降低50%,‘八环科技’的产品受到了国内摩托车厂家的欢迎,在众多摩配件生产厂家中声名鹊起,‘八环科技’初次尝到了研发成功带来的喜悦。”

资小林坦言,“八环科技”以摩托车配件起家,在发展过程中,也曾涉足过水泵行业,但隔行如隔山,最终以失败告终。“在轴承行业的辉煌,在水泵行业的失败,两者是鲜明的对比。这也使得‘八环科技’沉下心来,一门心思搞轴承,即聚焦专精特新,走科研创新的发展之路。”

产品填补国内市场空白

“可以说,‘八环科技’的发展史,就是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资小林说,“八环科技”在摩托车曲轴轴承获得成功后,将产品延伸至汽车轴承领域。2001年,主导产品开始向高端汽车轴承领域拓展,2004年开始进入世界500强汽车企业的配套体系。2014年开始,研发重心向新能源汽车轴承领域倾斜。2015年,立项研发工业机器人减速器用偏心滚子轴承,2016年研发成功,实现产业化生产。2020年,以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轴承、新能源汽车电动涡旋压缩机轴承为代表的新产品陆续研发成功,开始投入市场。

以新能源汽车的轴承为例,其驱动系统轴承、空调压缩机的动涡盘轴承曾经都全部依赖于进口,也是产业链短板,“八环科技”着手研发成功后,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

其中,新能源驱动系统轴承的研发十分具有挑战性,因为其必须承载远超燃油汽车的高转速,而国产轴承在转速和寿命方面都达不到以SKF、NSK两家为代表的外国品牌先进水平,其关键核心技术主要是轴承的温升问题。“八环科技”用了三年的时间,从耐高温、质量轻、摩擦小的特种材料入手,通过优化轴承内部工作面结构等创新技术手段,才最终研发成功。经检测试验和用户试用,达到了转速和寿命的要求。

“我们通过优化保持架组件的结构设计和沟道设计,实施沟道表面强化处理工艺等,提升产品寿命,经客户端测试,寿命达到2500小时。该产品通过省级鉴定,被鉴定为国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资小林说。

加大研发投入,角逐国际市场

如今,“八环科技”已是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用球轴承、工业机器人减速器用精密轴承产品领域的领头羊,为全国各大新能源汽车厂商和工业机器人厂商长期配套。其中,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用球轴承已为本田、比亚迪、吉利等配套。工业机器人减速器用精密轴承已经为双环传动、珠海飞马、恒丰泰等国内龙头企业配套,甚至进入日本电产新宝的配套体系,成为浙江省机器人产业链唯一轴承供应商。2021年,“八环科技”实现年销售收入近7亿元,并获得了2021年台州市路桥区政府质量奖。

虽然“八环科技”的主导产品经过试验检测,达到了相关的要求,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但这并不意味着研发就已大功告成。

虽然很多客户只要产品质量过关,就会认可,但行业顶尖的客户不一样,他们对设计构思、计算参数、替代方案等问题也十分关注。换句话说,他们对设计的可靠性有着极其苛刻的要求。为此,“八环科技”研究院专门设立了基础研究部门,专门解决这一问题。资小林说,“八环科技”未来将继续加大投入,坚定不移地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标签: 国内市场 八环科技 高端汽车轴承 工业机器人轴承

相关阅读